上海:规划到2027年,实现具身智能“模力聚申”。
国际电子商情6日讯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于8月6日正式发布《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实施方案》),为具身智能产业设定了一系列清晰目标:到2027年,上海将实现具身模型、具身语料等方面核心算法与技术突破不少于20项;建设不少于4个具身智能高质量孵化器,实现百家行业骨干企业集聚、百大创新应用场景落地与百件国际领先产品推广,实现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。
为大力推动具身智能产业发展,《实施方案》提出了多项具体举措:
业界评价上述《实施方案》“更务实系统地布局具身智能产业”。
资料显示,上海的机器人产业规模约占全国三分之一,已诞生多个“第一”:如全球首个百万真机数据集开源项目AgiBot World、国内首家实现千台以上通用具身智能机器人量产的企业、全球首个规模破百万量级的异构机器人数据集等。
其中,浦东是上海重点布局的具身智能机器人集聚区,仅张江就集聚了国地中心、智元、傅利叶、开普勒、蚂蚁灵波、绿的谐波等具身智能产业链企业70多家,其中整机上下游企业50多家,覆盖约60%的产业链环节。
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,上海市规上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过1180亿元,同比增长29%,利润增长65%,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。
背景延伸:今年3月,“具身智能”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,目前全国已有超20个城市提出相关发展目标。在这场具身智能卡位战中,各城各有特色。如深圳,既有华为、腾讯等头部企业提供“大脑”,也集聚了传感器、激光雷达等核心零部件头部厂商。杭州也有发展速度,如宇树科技近期已由有限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,被解读为IPO的前兆。
信息来源:ESM China
日期:2025年8月8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