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长江存储科技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成立大会召开,标志着这家国内存储芯片领军企业历时半年的股份制改革正式收官,为其从“技术研发型企业”向“全球化产业平台”转型奠定了制度基础。
9月25日,长江存储科技控股有限责任公司(下称 “长存集团”)股份公司成立大会的召开,标志着这家国内存储芯片领军企业历时半年的股份制改革正式收官。此次改制的核心突破在于治理结构的市场化升级 —— 通过选举首届董事会成员,建立起适配规模化产业运营的决策机制,为其从“技术研发型企业”向“全球化产业平台” 转型奠定制度基础。
据行业监测数据,2025年二季度以来,美光等国际原厂因产能向DDR5及HBM倾斜,导致成熟制程存储芯片供应缺口扩大,推动DDR4价格单季涨幅达30%。长存集团此时完成股改,无疑为把握国产替代窗口期注入了制度动能。
股改进程中同步落地的资本运作,展现出国产存储龙头的资源整合智慧,其融资路径清晰呈现“战略引资+核心绑定”的双轮驱动特征:
2025年4月,农银投资、建信投资等15 家金融与产业机构联合注资,其中养元饮品子公司泉泓投资以16亿元获0.99%股权,以此测算当时集团估值已达1616亿元。五大行系资本的介入,既提供了长期低成本资金,更构建起覆盖产业链的金融服务网络。7月新增的6家“智芯计划”持股平台,将核心技术团队与企业长期发展深度绑定。
这种“国资托底+市场化激励”的资本组合,既保障了产业战略的稳定性,又激活了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,两轮融资累计超百亿元的规模,为后续产能扩张与研发投入储备了充足 “弹药”。
股改后,湖北长晟、武汉芯飞等国资主体筑牢政策与资源支撑,大基金一 / 二期提供产业协同,民营资本注入市场化活力,多元资本在决策制衡中实现资源互补,打破了单一资本主导下的发展局限,协同效应显著。
作为长存集团的核心资产,长江存储以1246亿元注册资本构建起国内唯一3D NAND自主化体系,其自主研发的晶栈®Xtacking®架构已迭代至4.0版本,并斩获FMS 2025年度创新技术奖项,该架构在高密度存储与高速读写的平衡能力,恰好适配AI服务器对企业级SSD的核心需求。
9月5日,长存集团斥资207.2亿元成立长存三期公司,长江存储以50.19%持股主导运营,聚焦闪存产能扩充。尤其是精准卡位当前市场缺口 —— 随着阿里、腾讯等国内巨头将资本开支向AI基础设施倾斜,企业级SSD需求呈爆发式增长,长存三期的产能释放有望直接对接国内数据中心的存储升级需求。
目前,长存集团已形成“闪存制造 - 晶圆代工 - 封装测试 - 产业投资 - 创新孵化”的全链条生态,这种覆盖从技术研发到产业服务的布局,使其在与国际巨头竞争中具备了差异化优势。在《2025全球独角兽榜》中,长江存储以1600亿元估值位列全球第21位,成为半导体领域估值最高的新晋独角兽,印证了市场对其技术实力与生态价值的双重认可。
长存集团股改的深远影响,已超越企业个体层面,成为国产存储产业进阶的重要标志:
长存集团的股改落地,既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里程碑,更是国产存储产业把握战略机遇的缩影。随着晶栈®Xtacking®技术的持续迭代与长存三期产能的逐步释放,这家超级独角兽有望在 AI 存储赛道实现从“跟跑”到“并跑”的突破,为全球存储产业格局注入中国力量。
信息来源:ESM China
日期:2025年9月28日